白菜网注册领取体验金

1.愛國:指對祖國的熱愛和忠誠。校風倡導樹立社會主義的愛國主義精神。列寧說:愛國主義是“千百年來鞏固起來的對自己的祖國的一種最深厚的感情。”中華民族具有優良的愛國主義傳統,“天下興亡,匹夫有責”。在我國在當代,愛祖國與愛社會主義、愛中國共產黨是相統一的。每一個公民都有熱愛祖國、忠于祖國、報效祖國的神圣責任,也只有把個人的命運和祖國的興衰結合起來,才能大有用武之地,才能有光明燦爛的前途。

2.誠信:誠,誠實,不欺。信,守信用,可信任。“誠”與“信”,源出《禮記·大學》“欲正其心者,先誠其意”和《論語·學而》“與朋友交而不信乎”。誠信,即為人做事要重承諾,講信用,不欺騙,做一個胸懷坦蕩、誠實守信之人。孔子曰:“人而無信,不知其可也”,主張“言必信,行必果。”沒有誠信,就不能取信于人,取信于社會。誠信不僅是傳統待人接物的重要倫常,而且是現代社會道德的重要規范。

3.和諧:和,溫和,謙讓。諧,調和,協調。“和諧”一詞,語出《左傳·襄公十一年》:“八年之中,九合諸侯,如樂之和,無所不諧”,中華民族歷來主張“禮之用,和為貴。”(《論語·學而》)現代社會的“和諧”,指人類與自然、個人與社會、個人與集體、社會各群體之間、家庭成員之間、師生之間等關系,要相互尊重,相互理解,協調一致,體現出和睦相處、團結向上的精神。

4.奮進:奮,振作起來。進,向前向上移動。奮進,即努力奮斗,不斷前進。《淮南子·說林訓》:“人莫不奮于其所不足。”奮進,指一個人或一個集體,按照既定的目標,不畏艱難險阻,克服困難與不足,不斷奮斗前進。奮進,需要有明確的目標規劃、堅忍不拔的意志、科學務實的態度和團結協作的精神。

5.“愛國、誠信、和諧、奮進”的校風,體現了重慶工商大學治校育人的作風與品格。她要求我校的師生員工,對祖國要熱愛與忠誠,對他人講誠實重信用,與社會與自然和諧相處,對學習對工作奮斗進取,做一個有益于國家人民、有貢獻于社會的與時俱進的新人。

1.勤學:抓住分分秒秒,發奮學習,持之以恒。愛迪生說:“天才,那就是一分靈感加九十九分汗水”。愛因斯坦認為,“成功=勤奮+正確方法+少說空話。”可見勤奮好學的重要。“勤奮”就必須用心專一,戒粗心大意;必須持之以恒,戒惰戒怠;必須循序漸進,戒急戒躁;必須珍惜時間,戒虛度光陰;必須虛心好問,戒驕戒滿;必須博聞強記,戒浮光掠影;必須聯系實踐,戒紙上談兵。

善思:善于思考。“善思”一詞源出《荀子·成相》“公察善思論不亂。”孔子說:“學而不思則罔,思而不學則殆”(《論語·為政》)。學習與思考是緊密相連,不可分割的。要做到“善思”,就要勤思深思,不但知其然,而且要知其所以然;就要善于運用辯證法一分為二地看問題,用發展的聯系的觀點去認識事物、分析問題;就要掌握多種思維方法,對一個問題多角度、多向度、多側面地進行思考,能舉一反三,觸類旁通。

2.求真:探求真知真理,實事求是,不作偽作弊。要堅持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,不唯書、不唯上、只唯實。“求真”要求在學習上探求真知灼見,不淺嘗輒止;在科學研究上求索真理,不人云亦云;在作業、考試、實驗、實習、寫論文等學習活動中不弄虛作弊,不作偽作弊。“求真”要能堅持真理,修正錯誤,要有“只知是非、不顧利害”(竺可楨)的品格。

篤行:實實在在地實行,即理論聯系實際,做到知行統一。“篤行”一詞源出《禮記·中庸》:“博學之,審問之,慎思之,明辨之,篤行之。”恩格斯說:“一打宣言,抵不上一個實際行動。”“篤行”要求無論是思想品德修養,還是專業技術學習,都必須理論聯系實際,躬身實行,學以致用,不能夸夸其談或言行不一。

3.“勤學善思、求真篤行”的學風,要求師生員工在學習和做學問上,要勤奮好學、善思執著,要追求真理、注重實踐,以取得優異的學習成績和研究成果。

1.明德:明,使之彰明。德,完善的德性。“明德”一詞,源出《尚書·君陳》:“明德惟馨”,意謂至美的政治如芬芳的香氣感動于神明。又見《禮記·大學》:“大學之道,在明明德,在親民,在止于至善”,意為大人之學的目的,在于彰明內心美善的德性,在于使人自新(民,人也;親,當做“新),在于使人達到最美善的境界。儒家認為,人生來具有善良的德性即明德,后天因為受到物質利益的蒙蔽、誘惑,個人偏狹氣質的拘束,明德受到壓抑,所以要經過教育,使明德顯露出來。作為大學的教師,應該把德育放在首位,在各門課程教學中引導學生做品德高尚之人。

循理:循,遵循。理,法則、規律。《論語·子罕》:“夫子循循然善誘人。”是說孔子善于有步驟地、循序漸進地對學生進行教導。“循理”,就是要求教師在教育、教學工作中,要遵循人性之理、邏輯之理、教育學心理學的法則、規律之理,引導學生學習和掌握學科的基礎知識、基本理論和基本技能。

2.精業:精業,精通業務,精通專業。“精業”一詞源出韓愈《進學解》:“業精于勤荒于嬉,行成于思毀于隨。”教師精通業務,一是要精通教育學及教學法,才能遵循教育的規律育人;二是要精通專業,對自己所講授的基礎課和專業課,要有廣博的知識,精深的理論修養,并且爛熟于胸,才能熟能生巧,深入簡出地使學生容易理解和掌握;三是要經常了解和熟悉本學科最新前沿信息,不斷更新教學內容;四是要以科研促教學,對自己所學所授專業領域的理論和實踐問題有較深入的研究,有創新的見解,避免陳陳相因,人云亦云。

育才:培養合格的高素質的人才。“育才”一詞源出《孟子·告子下》:“尊賢育才,以彰有德。”培育人才,是實施科教興國、人才強國戰略的關鍵,是高校各項工作圍繞的中心,是教師的神圣而光榮的職責。“師者,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。”(韓愈《師說》)高校教師要把教育培養英才作為人生之樂事,作為不悔之事業,為國家培養具有良好思想道德素質、科學文化素質和健康心理素質的人才而努力工作。

3.“明德循理,精業育才”的教風,是我校教師“熱愛學生、追求真理、教書育人”的風范和品格的凝結。要用“明德循理,精業育才”的教風,倡導教師志存高遠、忠于職守、樂于奉獻,自覺地履行教書育人的神圣職責,以科學的理論和高尚的情操教育和引導學生全面發展。



黨政辦公室電話:023-62769900 傳真:023-62769515

南岸校區:重慶市南岸區學府大道19號/郵政編碼:400067

蘭花湖片區:重慶市南岸區學府大道28號/郵政編碼:400067

江北校區:重慶市江北區華新街董家溪鵝石堡山26號/郵政編碼:400020

茶園校區:重慶市南岸區梨花大道西側(在建中)

  • CTBU微博

  • CTBU微信

  • CTBU抖音號

版權所有 © 重慶工商大學 / / / 訪問次數: